告别太多意外的2018年,迎来崭新开局的2019。华尔街见闻资管报道组献上“公募基金业2019十大预言”,这既是对2019年的展望,也是对刚过去的2018年的思考。
一、资管新规强化落实,公募产品整改倒计时
2018年4月,为规范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而出台的“资管新规”将在2019年继续发挥作用。一些前期已决策进入整改的产品,如分级基金、摊余成本法的短期理财债基等会在新的一年加速整改。
根据有关方面要求,在新规过渡期结束(2020年底)之前,存量分级基金将以转型或清盘两种方式离场。短期理财债基应确保规模有序压缩递减,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
二、科创板上半年落地 ,战略配售基金再获机遇
科创板将在2019年上半年较早时间落地,这已经成为业内的一致判断。有鉴于科创板聚焦于科技创新企业,肩负“注册制”试点的重任,未来一批引人关注的高新技术企业料将陆续登陆科创板。
由于这些企业多属于各自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长期“无米下锅”的战略配售基金无疑将迎来更多配售标的。与此同时,A股或在科创板落地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开启一波成长股行情。
三、“指数化投资”风靡,公募规模将破16万亿元
A股市场的指数化投资趋势在2018年快速启动。全年份额已突破3700亿份,增速超过60%。其中非货币类ETF扩张明显,又贡献了其中三分之二的份额增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2019年,指数化投资的趋势有望继续强化。
同时,这也会成为2019年公募基金增长的新动力。在资管新规及收益率下行的双向作用下,过去几年承担规模增长抓手的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或许会有所放缓,但整体规模仍会明显增长,年末有望挑战16万亿元。
四、银行理财子公司启动,资管业格局重塑
2018年末,银保监会正式批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申请。其他多家商业银行也正在抓紧申报理财子公司。2019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批量开展业务应为大概率事件。
从《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可以看出,理财子公司和其他资管机构的业务边界日益模糊。尤其在银行传统优势领域如货币、债券产品、保本产品方面,资管行业的格局大概率改写。2019年,资管业“搅局者”正式来了。
五、税收递延政策落地,养老目标基金快速成长
2019年,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试点预计将会推广至全国,公募基金也将被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范围,同时养老目标基金将会被纳入“税收递延”名单。
作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关键之年,届时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默认投资制度”、“重新参与制度”、“自动升级制度”、“税收制度”等顶层制度设计上均会有所突破。养老目标基金年末规模可能突破一百亿元。
六、长线资金加速入市,理性投资风气上升
2018年,A股先是入摩,继而入富,北上资金也持续入市。A股的国际化程度,及外资持续涌入正在改变市场面貌。
2019年,处于估值底部的A股,可能吸引各类外资借道各种途径流入A股。同时,境内保险资金、年金等也会加速流入。随着,这些更加重视基本面分析的长期资金不断介入,A股市场的波动性和估值体系有望发生变化。长远来看,A股市场的资产配置效率有望提高。
七、外资控股公募破局,海外机构持续增长
伴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外资控股公募将在2019年变成现实。目前在119家基金公司中,中外合资公司有44家,但仍无一家外资控股比例超过50%。
未来,有望率先突破控股局面的机构,来自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境内如上投摩根等17家外资持股比例在49%的公募基金公司。另外,国际一线资管如贝莱德等,可能直接申请发起外资独资公募管理公司。
八、A股市场出现反弹,公募股基斩获正收益
否极或许泰来。A股市场在2018年遭遇重大考验,并推动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2019年,A股或将结束普跌,开启结构性或阶段性行情。
由此推断,中国公募基金的业绩也将在明年触底反弹。2018年,权益基金业绩大跳水,债券型基金收益较好的局面,可能逐步过渡到,股债两类基金都有一定表现的稳定局面。
九、公募人才搭设平台,“个人系”公募壮大
A股市场的投资人才的价值,在过去几年内一直在不断获得“兑现”和提升。2018年,新获批的基金公司有12家之多,其中8家是自然人持股,即“个人系”基金公司。2019年,公募基金牌照将继续批放,个人系持股公募也会更加普遍。
从组织结构看,“个人系公募”是基金业激励人才、发挥人才价值的一种尝试。这类机构,能否实现异军突起、弯道超车尚待观察。
十、业内创新产品加速推出,固收新品和FOF是重点
2019年随着资管新规的不断落实,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市场资金和行业都会寻找新的创新产品落点。
其中,低风险的货基和债基家族可能成为行业创新的突破点,目前业内已有41只市值法货基申报,将会适时推出。货币型FOF申请也再度出现,有望优化货基市场结构。
关键词: 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