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理财 > 银行理财 > > 正文

关停潮来临 社区银行怎么了?下步怎么走?

2018-12-01 16:35:08来源:东方财富网

五年前,原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内银行业开始大举进军社区银行。但五年过去,社区银行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想法不仅没有实现,反而逐渐成了“鸡肋”。业内专家指出,社区银行的产出与预期效果存在不小的差距,需加速转型调整,拓展特色服务。

初衷很“美好”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部高级经理甄新伟告诉记者,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高峰期集中在2013年和2014年,中小银行是发起主体,背景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支持,二是中小银行有建立比较竞争优势的内在需求。

“当时鼓励中小银行设立社区银行的政策初衷,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提升银行机构的服务覆盖度,提高银行服务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小型社区类金融机构是解决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2013年12月原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2014年6月原银监会发布《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改进市场准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城市商业银行省内新设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新设不跨省的二级分行审批权下放到所在地银监局。有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社区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此外,中小银行普遍希望以社区银行业务模式为依托,既想在与传统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又想以此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所以,不少银行在布局社区银行方面表现较为积极。”甄新伟表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对《上海金融报》记者指出,“在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从2010年初起,民生、浦发等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试点社区银行。2013年左右,多家银行大规模铺设社区银行,达到上千家。总体来看,社区银行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目的是通过‘社区化、便民化和服务化’的理念,完善经营网点布局,改善社区金融服务模式,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同时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可是,虽然银行争相铺设社区银行,但运营效果和预期设想并不一致。赵亚蕊表示,由于各家银行的经营模式基本一致,金融服务比较单一,业务功能较少,且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各家社区银行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所以,总体来看,社区银行的经营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甄新伟认为,从实际发展效果来看,我国社区银行的产出与预期效果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社区银行的服务功能较为单一,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二是互联网金融及银行电子渠道服务发展迅猛,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对社区银行服务的替代;三是社区银行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银行持续投入动力明显不足。”

运营瓶颈何在

目前,走过近五年发展历程的社区银行,正处于“加法”变“减法”的阶段。

据相关统计,根据各地银监局发布的行政许可,截至2018年5月8日,年内有125家社区银行终止营业,珠海一地甚至单日有8家支行关停。10月1日至25日,全国各地银监局和银监分局批复了59家社区银行终止营业。10月8日,银监系统内更是一日挂出11家社区银行关停的批文。而同期,全国仅有13家新开的社区银行。实际上,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就已透露出社区银行的“退潮”迹象,甚至有银行出现负增长情形。如民生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其到年末持牌的社区支行为1622家,较前一年末减少72家,这是该行持牌社区支行数首次下降。

一度被业界寄予厚望的社区银行竟落得这步田地,未免令人尴尬。那么,社区银行运营遇到的瓶颈是什么?

赵亚蕊告诉《上海金融报》记者,首先,由于社区银行在国内属于相对新的经营模式,因此相应的监管制度仍需加以完善。其次,在互联网和电子渠道日益便捷的背景下,社区银行在智能化、轻型化及场景化等方面的功能有待加强,科技支撑方面需进一步提高。第三,社区银行的产品体系和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和梳理。从目前部分社区银行提供的产品来看,虽然相关金融产品较多,但创新产品缺乏,且产品和业务之间存在一定交叉重叠现象,产品特色和品牌效应仍需进一步加强。

甄新伟认为,社区银行的运营瓶颈来自三方面:“一是服务成本过高,服务依赖物理网点和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二是提供的银行产品、服务种类及服务辐射面受限,业务收入水平不高;三是银行电子服务渠道发展大大超过预期,且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更是迅速,使公众对社区银行服务的需求明显降低。”

差异化是必由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社区银行真正面临的头号问题,是如何通过特色服务来吸引客户。因为,在社区银行普遍不景气的当下,仍有不少“出挑者”通过特色服务而获得超高人气。

根据《上海金融报》舆情监测显示,今年以来,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下属社区银行纷纷出招,有的邀约客户开展“亲子画扇”活动,有的走进小学为孩子讲授钱币故事,有的为中老年居民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还有的在网点开设“手工口红制作特色沙龙”,这些举措既丰富了周边居民生活,也拉近了社区银行与居民的距离,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日常业务。显然,融入社区场景,融入居民生活,不冒进、施良策、接地气的社区银行,终能赢得客户信任。此外,还有社区银行在业务上开拓创新,如浙江省有社区银行积极探索转型拓展人工现金业务,台州银监分局近日发布公告显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温岭太平社区银行获批终止营业,该支行现有业务并入新设的开办人工现金业务的温岭太平社区支行。

甄新伟认为,在当前新的环境下,社区银行应该积极进行转型调整。“社区银行应进行重新定位,不能仅仅将之往传统银行网点的小型化、微型化方向打造,而应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积极转型调整。”对此,他有三个建议:一是提升社区银行服务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尽可能降低人工成本;二是实现社区银行与银行传统物理网点、电子渠道的相互补充、紧密协同,实现银行服务范围与功能的有效延展,提高总体边际收益;三是社区银行应深刻理解社区居民金融服务区域性、个性化需求,做到差异化、定制化地满足社区内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场景,提高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赵亚蕊指出,“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强金融科技在社区银行的应用,更好地发挥社区银行真正的智能化、轻型化及场景化理念,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其次,提高社区金融服务能力,重点是提高社区银行的主动服务理念,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丰富延伸服务手段,进而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第三,在激烈的竞争中,社区银行应结合自身优势,树立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战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社区银行

推荐内容

热点